-
吳大澄(1835~1902),初名大淳,字止敬,又字清卿,號恒軒,晚年又號愙齋,江蘇省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
-
麥英豪,1929年7月生,廣東著名考古學家。現廣州博物館名譽館長。祖籍廣東省番禺區石碁鎮官涌村人,現寓居
-
1942年生。原名張鵬川,筆名野舟、蘭長翎。江蘇常州人。1960: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。1965:中央工藝美術學
-
趙成文,祖籍蓬萊,1943年6月出生于黑龍江佳木斯市。中共黨員,中國刑警學院教授,著名刑事相貌專家、痕跡考
-
徐良高,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,曾發表過多片論文和著作,獲得嘉獎。
-
邢立達,廣東潮州人,古生物學者,科普作家。現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生物科學系古生物學方向博士研究生。兼
-
王宇信,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當今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甲骨學大家。現兼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
-
石璋如(1902~),河南偃師人,甲骨文專家、博士生導師。1928年秋考入河南中山大學文科(后改為文學院)。1931
-
黔西觀音洞遺址位于貴州省黔西縣沙井鄉井山村,為舊石器時代遺址,時代約從距今20萬年到4萬年。位于貴州省黔
-
彭明瀚 簡介彭明瀚,1966年出生于江西省星子縣,1987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,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。現任江西
-
摩洛哥考古博物館,展品包括日常用品如珠寶,動物,烘烤工具甚至醫療工具等文物。
-
龍振山,安陽安豐鄉漁陽村人,是一個民間的考古愛好者,被稱為土博士。
-
李濟(1896-1979),字濟之,湖北鐘祥人。清華大學畢業后留美。先后獲文學士、社會學碩士,直至1923年在哈
-
李仰松,1932年生,陜西臨潼人,195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。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教授,在史前
-
韓康信,男,漢族。1935年出生于江蘇。196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人類學專業。研究領域主要為骨骼人類學的鑒定與
-
韓國河,男,漢族,1965年6月生,河南延津縣人,中共黨員,現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、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
-
顧玉才,原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司長,副研究員。2010年2月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、黨組成員。
-
高去尋,字曉梅,河北安新人,1909年生于南馮村耕讀世家六吉堂,1991年在臺北逝世,享年82歲。1931 年高先生
-
杜金鵬,考古學家,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、研究員。研究方向:青銅器、古文字。
-
陳文華是著名考古專家、茶文化專家。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、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,1988年被授予“
-
張光直(1931-2001年),男,原籍中國臺灣,在北京出生。當代著名的美籍華裔學者,人類學、考古學家。2001
-
西爾韋納斯·格里斯沃爾德·莫利(英語:SylvanusGriswoldMorley,1883年6月7日-1948年9月2日)是美國考古
-
朱紹侯,考古學家,歷任河南大學歷史系主任、河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、教授。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、中國秦漢史
-
郝本性,男,1936年1月生。漢族,遼寧海城人。1965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。1956年從遼寧海城高中畢業,同年考入北
-
裴文中,史前考古學、古生物學家。河北豐南人。1927年畢于北京大學地質系。1937年獲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。
-
賈蘭坡(1908年11月25日-2001年7月8日),是中國古人類學家。河北人。1930年代協助裴文中參與周口店古人類
-
徐蘋芳,山東招遠人。現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,主持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評選工作。曾任全國政協第七、八屆委
-
蘇秉琦,中國現代考古學家,河北高陽人。1934年畢業于北平師范大學歷史系。曾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副研究
-
原田淑人(1885.4.5~1974.12.23),日本考古學家。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。擔任過東京大學教授,日本學
-
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、著名考古學家、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、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、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
-
夏鼐 (1910.2.7—1985.6.19)原名作銘,浙江溫州人,考古學家、考古學家、社會活動家,中科院院士,清華大學
-
吳春明出生于1966年,畢業于廈門大學,現任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。有文章《南島語族起源研究中閩臺說的商榷》
-
孫新民,漢族,1982年畢業于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,現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.
-
侯仰軍,山東省微山縣人,1966年11月生于江蘇省沛縣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辦公室主任,編審,歷史學博士。兼